“党建+”创新 加出竞争力
海利集团农药工程中心党支部
【基本情况】
海利集团农药工程中心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5名,设有4个党小组,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、委员4名,2018年实现支部“五化”达标,所属团队43人中有高级职称22人,硕士以上学历27人。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是海利集团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的重要支撑力量,主要承担新化合物的合成、活性筛选及创制农药产业化开发等,为海利集团聚焦农药主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创新支持。近年来,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,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、湖南省“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”项目、湖南省“湖湘青年英才”支持计划项目各1项;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,湖南省专利奖一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。
【基础工作】
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科研创新,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,不断探索“党建+”创新模式,苦练“内功”,锤炼作风,在平凡的岗位创先争优,建功立业。坚持用好“书记联项目”“党员先锋行”两个抓手,严格对照“五化”建设标准,强基础、固堡垒,凝聚创新合力,探索构建起 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一体的良好运行模式,致力于绿色生态农药的创制、开发与应用,与时代齐奋进,促进我国绿色生态新型农药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【经验做法】
改革未有穷期,创新永无止境。海利农药工程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“党建领航”,把创新因子植入到每一个班组、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党员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技术创新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书记联项目,增添创新动力。“一把手”带头把脉攻关。农药工程中心明确“一把手”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,对支部党建工作负总责,做到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同部署、同谋划,每一项党建工作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督促,着力破解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突出问题,破解生产研发工作中的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中心党支部将“高品质水杨腈绿色环保清洁化生产”项目作为“国企千名书记联项目”“国企万名党员先锋行”的切入点和落脚点,以党支部书记、主任杜升华为组长,抽调技术、生产与管理方面党员和技术骨干组成项目攻关组,通过反复试验、与车间的技术交流和现场勘察,解决高品质水杨腈品质不稳定等问题。党员群众抱团互助提升。在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过程中,项目组坚持问题导向,制定具体措施,明晰推进步骤和保障措施,明确由党员骨干担任项目组下的各工作小组组长,任务到人、责任到人。党员技术骨干与普通党员、群众搭档,传思想、帮技术、带作风,总结经验,查摆不足,共同提升了团队专业技术能力。
一次创新带来“乘法”效应。截止2019年11月,“高品质水杨腈绿色环保清洁化生产”项目共创收4200万,利润2700万。2020年3月继续深化“书记联项目”,针对跨国公司提出的丁硫克百威产品中8种杂质控制指标要求,支部书记迅速带领小组成员紧急攻关,一个月突破生产工艺瓶颈,生产出满足外企采购要求的丁硫克百威产品,预计每年为海利公司增加产值6亿元。
组织作堡垒,凝聚创新合力。农药工程中心通过思想教育、作风整治、创新平台、党员品牌等一项项长效机制的建立,推动技术创新合力一点一滴凝聚。抓教育,凝聚发展共识。农药工程中心通过支部集中学习、党小组分散学习和个人自学,扎实深入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,并组织全体党员赴红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,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的党员意识、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,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。强整治,转变工作作风。以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“8+1”专项整治为抓手,支部开展自查自纠,并结合工作实际,分类制定具有针对性、可行性的整改措施,明确整改期限,扎实推进整改。通过清单式管理,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,有力促进了重点工作落实和工作作风转变。搭平台,激发创新内生动力。农药工程中心党支部积极拓展党建思路,搭建创新创效平台,建立党员创新活动室,为人才作为、成长搭建起宽阔舞台,同时也加快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创新,从“伯乐相马”走向“赛场选马”,在党员中培养优秀人才,在优秀人才中选拔干部,在中心内部掀起了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的竞赛热潮,使创新创效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一种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。树品牌,提升工作效能。紧紧围绕中心任务,深入开展“生化处理工艺”党员先锋岗创建等品牌活动,推动“党员作榜样、永远在路上”,起到了“命名一个岗、树起一面旗、带动一大片”的效果。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在推进“高品质水杨腈绿色清洁化生产”过程中,“党员先锋岗”张海涛带头攻关,将废水中具体生物毒性的物质全部转化为易于生化降解的碳源,通过生化处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。
党员当先锋,激活创新因子。积分管理激发创新潜能。“激浊必须扬清,见贤方能思齐。”树立好典型,宣传正能量,一直是农药工程中心党支部建设的主攻方向。农药工程中心坚持积分管理,根据工艺、管理、分析、环保等不同岗位职责,分别制定党员积分管理考核细则,每季度考核排名,年底汇总与评先评优挂钩。积分管理使党员之间有了“看得到、算得清、比得着”的量化指标,促使学有榜样、做有方向、评有标准。它如同一面镜子,时刻提醒党员们牢记使命、奋勇争先。丰富载体树立创新意识。农药工程中心将党员活动室与项目部建设规划相统筹,创新打造“党员流动红旗”“荣誉榜”等载体,将党建文化有效延伸,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政治修养和技能水平。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榜样、工匠精神,在推动技术创新、完成急难险重任务、破解生产经营难题、落实提质增效等工作中主动压担子,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以党员骨干为主体,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得到释放,促推农药工程中心实现了国内首套二氯化硫连续化工艺的生产,三废零排放;开发出无酸碱废水的水杨腈制备工艺,副产氯化氢的综合利用达到国家工业级盐酸标准;克百威关键杂质BPMC的有效控制,实现清洁生产,扩大了全球市场占有率;做好技术储备,完成了吡唑醚菌酯等3个项目的中试研究;发现具有A级杀虫和(或)杀菌活性的化合物406个,深入筛选出10个高活性化合物,其中候选新农药1~2个,创新农药品种将成为湖南海利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责编:马菀倬
来源:省国资委党委组织部